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战略咨询案例
战略资讯类
国外互联网音乐产品新动向
  拉拉网(www.lala.com,以下简称Lala)成立于2006年6月,是美国一家在线音乐服务网站,它为美国用户提供正版音乐试听、数字音乐购买、音乐社区互动等服务。
  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领先行业的创新技术,Lala于2009年12月4日被苹果公司以1700万美元收购。在此之前,Lala已经成功与两大互联网巨头——Google和Facebook展开合作。与Google合作,为其OneBox音乐服务打造更为强大的音乐搜索功能,帮助搜索引擎用户在谷歌网站上更好地寻找并试听音乐;在Facebook的礼品商店,用户可以将Lala提供的音乐作为虚拟礼物送给好友,在Facebook主打的在线交友服务中成功引入好友音乐分享功能。
  由于受到版权政策的保护,Lala网一直以来仅对美国用户开放服务。截至2006年12月,其注册用户数即达到30万人,到2010年5月,其独立访客数(UV,Unique Visitors)已经达到2,993,323人,用户数增长了10倍。


拉拉网2009-2010年度UV统计数据(著名流量统计网站www.compete.com监测)

  是什么让Lala获得互联网巨头们的垂青?并在付费音乐机制下获得如此高的用户数?下文我们将通过四个维度来总结Lala的成功之处,以此观察国外互联网音乐服务的新动向。
Ajax技术:网站绿色通道的秘密武器
  Ajax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互联网开发技术,自2008年得以后,它便开始引领新一代互联网产品研发应用,成为Web2.0时代的巨大推动力。使用Ajax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不更新整个页面的前提下维护数据。这使得互联网应用程序更为迅捷地响应用户的操作动作,并避免在网络间发送那些没有改变过的信息。
  这一技术应用为互联网页面提供了众多快速通道,以用户享受互联网音乐服务举例:当用户在浏览网页中大量歌曲、专辑及艺人信息时,目的性非常强,他们就是想查看某张专辑中的某首歌曲,或者某艺人的热门歌曲,然后播放或下载歌曲。传统意义上,用户需要在登录页面点击进入此专辑或艺人专属的页面,并点击播放按钮,然后弹出一个网页播放器进行播放,这样至少需要打开3到5个浏览器窗口或浏览器标签。
  而快速通道可以在用户将鼠标放在此歌曲或专辑链接上时,便在本网页内部弹开一个小窗口,提示用户直接进行相关操作,无须进入下一级子页面。Lala大量应用了这一技术,使操作更为快捷、方便,界面更加炫酷,体验更为流畅。


(大道信通 版权所有)

  上图的网页展示效果显示,当用户将鼠标置于图标上时,会在页面上方弹出一个简单的菜单图层,让用户进行选择:直接播放、添加到播放列队或者其它。实际上,网站开发人员为每首歌曲都添加了这样一个播放图标,只是需要用户的鼠标去触发它,然后对用户需要的歌曲进行选择性地操作。


  同样,用户在浏览网页中的一个可点击的专辑链接时,在专辑上会有一个快速通道按钮并弹出一个小窗口,列出此专辑所有歌曲,并可允许用户直接播放歌曲、添加到播放列队或者直接购买。


  当用户在浏览网页中一个可点击的艺人链接时,一个放大镜样式的按钮引导用户直接在本网页中进入一个小的信息窗口,允许用户浏览此艺人更多信息,而这个小窗口中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本身就提供了更多便捷的快速通道。
  而国内的网站在应用Ajax技术时,更多地只是作为栏目标题的切换方式存在,而并未涉及真正的网站内容,这样并未充分体现Ajax技术在节省海量数据传递的优势。当然,造成这种现状,也与中国用户的互联网使用习惯有关,不断打开新的网页更方便用户返回上一步操作,不用担心因为操作而迷路。随着国内互联网使用习惯的不断培养,此种技术带来的用户新的交互方式无疑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的方向。鼠标滑过效果、弹出式对话框才是互联网人机交互的典范,而一页一页展开式浏览是平面媒体的优势,不应该成为互联网学习的榜样。
网页即播放器:新模式带来新体验
  目前国内大多数音乐网站均采用网页播放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音乐的试听服务,这种播放器被冠名为网页播放器,通常弹出一个新的Flash窗口来控制音乐的播放。播放列表的添加删除、播放的控制、歌词查看等都需要在这个新的浏览器窗口中实现。这种独立于网站主网页的播放器实现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用户需要在内容页面与播放器页面反复跳转,这种跳转无疑会分散用户注意力,并使操作繁琐化。
  第二,用户新增歌曲或播放歌曲无法实时进行控制;
  第三,独立于网站的窗口很容易让用户有意无意间关闭播放器窗口;
  第四,浪费用户电脑系统资源,大量浏览器窗口势必占用更多系统资源,而进一步影响用户浏览网页和试听音乐的流畅度。

  而国外的音乐网站,更多地应用网页与播放器融为一体的在线音乐播放器:简单来说便是将原先需要打开新窗口的音乐播放器直接固定在网站页面内,成为贯穿整站的网页内容一部分。用户在网站上的操作就像在一款播放器软件里的操作一样流畅和自然。Lala式的网站不需要打开好几个甚至几十个网页才能完全实现用户想要的功能,Lala仅需要在一个网页便可以实现所有操作,Ajax技术不仅使操作更为便捷,且网页的加载速度也获得显著提升。


(大道信通 版权所有)


  上图蓝色区域便是Lala的音乐播放器,它一直固定在网页顶端,用户在播放器下面的网页中进入音乐操作:选择歌曲,添加歌曲到播放列表,所有页面操作都被直接反应在上方播放器中,而不需要被强制跳转到新的浏览器窗口,与音乐内容页面的视线脱离。
  同时,用户也可以边浏览网页,一边随时控制音乐的播放情况:包括暂停、播放、回放、下一曲、编辑播放列队、快进、评价、分享、收藏、购买、调节音量等几乎所有音乐控制所涉及到的功能。


  为了避免用户因操作而迷失路径,Lala注重站内导航功能,如上图深灰色区域所示,拥有浏览页面的前进后退功能,以及下拉式导航菜单。这样,用户点击网页中的任何链接都会直接在页面内跳转,而不会进入到新的浏览器窗口。而音乐播放器本身不会受到页面的跳转而干扰。Lala通过此方式实现了网站浏览操作一体化,使音乐播放和网页内容结合得更加紧密。
“本地、在线、移动”:三位一体音乐服务
  国内用户在线听歌更习惯使用QQ音乐、千千静听、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盒等软件播放器,这些软件播放器已经实现加载本地音乐,将本地音乐播放与网络音乐服务(歌词、音乐推荐等)结合在一起。但是,通过网页播放器关联本地音乐的服务尚未应用,而Lala则在诞生之初,就提供了一个Music Mover的功能来关联本地音乐。
  MusicMover允许用户扫描用户个人电脑中的本地音乐,并将本地音乐与Lala的音乐库进行匹配。如果能关联,则用户可以在Lala上无限次收听这些音乐,否则只能有第一次全曲收听的机会;如果不能关联,则为用户提供将音乐源文件上传到Lala服务器的功能。如下图所示,通过扫描,网站对用户的收藏进行统一分类管理,更方便用户创建个性化的播放列表。
  MusicMover并不能识别用户购买的音乐是否是通过在线音乐商店合法购买的,而普通网上盗版下载的曲目也会被成功扫描,所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苹果一直坚持的正版音乐政策,也难免会牵连苹果自己。因此,此项功能在苹果收购Lala之后关闭服务。
  未来的互联网音乐服务,必将实现在线音乐与本地音乐,在线音乐与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上的音乐无缝关联。这种衔接性的服务,不仅是播放列表的同步,还将触发更多相关服务在各个终端的应用。
更优秀的服务:付费网络音乐机制的基石
  Lala创办初期的盈利模式是从在线CD交易中获利,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鼓励用户将自己不再需要的CD交易给想要得到的人。用户为自己的CD创建“拥有”以及“需要”清单,Lala在其中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对所有用户的供需进行搭配。用户每交换一次唱片需要支付1.75美元给网站,其中1美元用来支付每笔交易,其他75美分作为额外的经纪佣金。此外,需要指出的是,Lala网站20%的盈余会直接支付给音乐家本人。
  2008年,Lala转型为音乐零售商店。该网站将首批融资的现金用来支付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及其他独立唱片公司的合作付费,其中包括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和百代唱片等。据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全球数码业务总裁 Thomas Hesse表示,之所以将音乐授权给Lala,是因为通过它可以实现对音乐下载进行销售。由于该网站不显示任何广告,其收入完全来自于销售网络歌曲和MP3。
  这一服务提供的音乐质量不及苹果的iTunes歌曲,不过用户只需等待数秒,就可试听购买曲目,且价格比使用iTunes便宜很多。iTunes上的每首歌曲的售价在69美分到1.29美元之间。Lala用户只需支付10美分,即可永久收听在线音乐,但歌曲不能下载到硬盘和iPod等音乐播放器中。如果用户想下载歌曲,需要再支付79或89美分就可以下载一首没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即DRM)的MP3格式音乐文件,这种付费模式比起iTunes的音乐下载格式拥有更强的兼容性,依靠产品的优势及服务的优势,Lala获得了一批拥趸。
  国内的音乐付费一路坎坷,用户已经习惯于享用免费的盗版音乐。2009年4月谷歌中国上线的谷歌音乐服务祭起“广告商赞助、用户免费享用”的大旗,但此种模式并未获得业内推广,其盈利能力遭到普遍质疑;中国移动旗下的12530网站,依靠其彩铃渠道的特殊地位,成为无线音乐领域最大的赢家;腾讯依据其强大的产品黏合度,通过绿钻会员实现音乐收费;而国内其他互联网音乐网站都举步维艰。新一代互联网音乐付费模式,是各大门户网站及音乐专业网站竞相探索的方向。而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定建立在更出色的音乐产品和更优质的音乐服务之上,只有像Lala那样,首先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更具差异化的产品,从而才能吸引用户并留住用户。
尾声
  早在2008年,苹果公司就已经超过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音乐零售商。《公告牌》(Billboard)杂志发表报告称,2009年苹果在美国音乐市场上的份额继续扩大,由2008年的21.4%提高至26.7%。苹果收购Lala,被外界猜测会成为苹果公司研发自己的“云计算”音乐服务的试验田,然而令外界失望的是,Lala并未进行更大规模的研发创新,而是走向了衰退。
  其实,Lala被收购之后对外宣传独立运营,但显然已经开始受到苹果公司一些政策的影响。在收购之后,苹果公司就因为对本地歌曲扫描牵涉版权隐患要求Lala关闭其Music Mover服务,之后又在iPhone上关闭Lala的接入式服务。2010年5月31日,Lala网正式宣告关闭,目前访问Lala网站首页,只能得到一个网站关闭的信息提示页面。
  苹果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及产品创新能力,Lala的关闭暗示了苹果公司将在2010年下半年率先集中力量在iTunes.com上发布基于“云计算”的音乐服务。届时,Lala网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将被更加合理地继承。苹果收购Lala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获得其明星级的开发团队,Lala只是其“云计算”iTunes战略的试金石。因此,Lala的关闭并非像大多数音乐网站那样作为一个互联网失败的案例,它将很快换上新装,以更新的姿态在更大的平台发挥作用,让我们一起期盼苹果在音乐服务领域的下一个大动作。



三类竞争性网站对比分析



(A网站)


(B网站)


(C网站)

音乐推荐机制对比分析